储能产业当前,工商业储能正迎来发展黄金期。
一方面,不断有亿级大项目的消息传来;另一方面,储能相关企业为抢占市场先机,已展开激烈的“肉搏”。
9月26日,欣旺达“源网荷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项目开工。据悉,该项目位于江西南昌,总投资60亿元,计划在经开区建设光伏、储能、配电网、充电站等;
9月20日,诺德股份发布投资公告,其控股子公司诺德晟世与湖北省黄石经开区签署《项目投资合同书》,拟投建诺德光储能源电站零碳智慧产业园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总投资52亿元。按照项目规划,该项目计划在黄石经开区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500MW,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1500MWh以及配电网、充电站等设施;
9月19日,远景能源全资子公司上海睿景与江苏华西股份特种化纤厂正式签约13MWh储能项目。据了解,该项目装载两套远景能源的6.5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将采用更高能量密度电芯和集约化系统设计;
……
与此同时,双登股份、海博思创、库博能源、沃太能源、阿诗特能源等产业相关企业竞相排队IPO,争夺工商业储能第一股的宝座,市场“激战”正酣。
不过,目前工商业储能并未大规模落地,但眼瞅着“元年即红海”。
政策推动、经济性显现 国内工商业储能“从0到1”迅速发展
近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了《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用户侧储能项目新增装机规模约138MW,其类型主要是工商业储能。预计2023年,中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到300MW-400MW。
另据东吴证券相关报告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工商业储能备案项目478个,共2826.7MWh,同比增长1812%/1231%,向上发展势头强劲。据此推测,未来3-5年工商业储能或将成为主流。
当前,我国工商业储能行业发展以政策驱动为主,同时多重因素推动,使其具备更强的经济性。如今,光储融合日趋深入,工商业储能“蓄水池”优势逐渐显现。
从政策层面看,“双碳”目标下,利好政策层出不穷。以前,光伏强制配储主要集中在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而现在,分布式光伏成为新增装机主力,且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布局分散等特点,给电网消纳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对各地配电网、增配网设施接入能力、电网调解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可以预见,分布式光伏项目也将有越来越越多的强制配储要求出现。
此外,像浙江省、江苏省等华东区域省份,广东省等华南区域省份还出台了多个工商业储能补贴政策。据电池中国了解,政策主要以容量补贴、放电补贴和投资补贴等方式执行。以浙江省为例,温州市瓯海区,对容量在300kWh及以上的用户侧储能项目,给予100元/kW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嘉兴平湖对2MWh以上,且本土累计储能建设规模达5MWh的用户侧项目,给予8%的投资补贴;杭州萧山则一次性容量补贴达300元/kW。
经济性方面,初始投资成本下降、投资回报周期缩短,极大促进了工商业储能的繁荣发展。电池作为储能系统的核心,成本占比在50%以上,而碳酸锂作为电芯的关键正极材料,成本约占到30%-40%。上游材料价格下跌,叠加产能大规模释放等因素,储能系统加权平均报价9月份降到了1.051元/Wh低点,相较于1月份下降了约0.6元/Wh。
此外,各地分时电价机制不断完善、电价市场化程度持续提升,峰谷价差拉大,使得利用分时电价进行充放电套利获得的收益增加,吸引了更多企业加入“战场”。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最大峰谷电价差最高为1.37元/kWh,有18个地区的最大峰谷价差超过0.7元/kWh(0.7元/kWh是业界公认的工商业储能实现经济性的门槛价差)。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工商业储能开发灵活性高,门槛相对大储较低,所以吸引新老玩家争相布局,极大推动了国内工商业储能“从0到1”的蝶变。
众多玩家“同台竞技” 挑战也“不可小觑”
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比亚迪、鹏辉能源、亿纬锂能、蜂巢能源、赣锋锂电、南都电源等电池企业,以及阳光电源、科华数据、奇点能源、库博能源、首航新能源、固德威、美克生能源等数百家企业参与到工商业储能的市场争夺中来,新品层出不穷,且不乏企业在冲刺IPO。
比亚迪储能业务有MC-I、比亚迪魔方、CUBET28、20尺电池集装箱、刀片电池等产品及全场景解决方案、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蜂巢能源今年发布了222Ah储能电芯,以222Ah叠片工艺锂电池“瞄准”倍率、循环寿命、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光储充、电动船舶、数据中心等场景,“抢跑”工商业储能赛道;南都电源今年工商业储能预计出货3GWh-4GWh。
8月,阿诗特能源对外发布LABEL液冷系列工商业储能系统新品L1500,并先后与德国莱茵T?V集团、菲尼克斯电气、及鹏辉能源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且于9月在江苏证监局进行了IPO辅导备案登记,即将冲刺IPO;深圳库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库博能源”)则更早一步,8月份即在深圳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正式开启IPO征程。
9月初,阳光电源发布了全新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产品PowerStack 200CS系列。据悉,其循环效率突破了91%,单机全年多放电4500多度;系统支持需量控制、虚拟电厂、峰谷套利、需求侧响应、功率因数改善等多种商业模式,据测算,约3.87年即可回本。
光伏头部企业晶科能源的工商业储能产品SunGiga推出不到半年,就已接连获得签约。7月份SunGiga在苏州成功并网,近期则先后与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日新鸿晟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等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将在光伏、储能、智慧能源等多板块探索新的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工商业储能领域,极大推动行业走向舞台中央,得到更多来自产业、资本等方面的关注;但挑战同样不容忽视,政策的不可控、用户用电负荷的不确定性、项目投资测算与具体执行的偏差、以及项目的安全性等都是相关企业需要正视的重要挑战。(电池中国)
重庆: 扩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出口
重庆市委常委会10月18日上午举行扩大会议,分析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形势,部署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激发消费潜能,稳定房地产、汽车等大宗消费,提升
东南亚最大漂浮光伏电站完成全场光伏组件安装
近日,湖北工程公司承建的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项目顺利完成全场光伏组件安装工作,正式进入调试收尾和并网阶段。该项目是东南亚最大的漂浮光伏电站,同时也是中企承建的印尼
美国能源部投入近1000万美元推进海洋能发展
日前,美国能源部(DOE)宣布通过“供能蓝色经济倡议”(Powering the Blue Economy Initiative)投入近1000万美元,资助用于
阿达尼150MW印度太阳能项目投产
阿达尼绿色能源公司(Adani Green Energy)——阿达尼旗下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的子公司——在印度的150 MW太阳能发电厂已顺利投产,将向第三方出售电
光伏企业“出海”再提速:TCL中环沙特光伏项目一期产能20GW
中国光伏企业“出海”正逐步加速。10月17日,TCL中环公告称与Vision Industries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共同推动在沙特建设晶体晶片项目的开工计划
仅9个月,中国光伏电池产量384GW!远超全球1整年需求……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中的光伏电池数据引起了光伏Time的注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中
晶科能源李仙德:将持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中国经验
“中国光伏企业不仅是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全球绿色发展和低碳能源供给的引领者。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未来将继续深入全球化合作、不断技术创新,持
曾鸣:以规则之力驱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快车道
为进一步巩固市场建设成果,深化市场建设共识,推动电力现货市场稳妥有序实现全覆盖,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助力我国能源结构清洁转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孙贤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深入人心
10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扩越大,在此过程中,能源始终是合作的重要内容。 “不久前,我参加了上合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召开的一个能源会议,感觉到共建‘一带一路
苗中泉:“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推动全球能源结构持续变革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向全球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过去十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