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扩越大,在此过程中,能源始终是合作的重要内容。
“不久前,我参加了上合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召开的一个能源会议,感觉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确实已经深入人心。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们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前往撒马尔罕,在去酒店的途中看到一个旅馆,名字就叫Silk Road hotel,当时心里更加感觉‘丝绸之路’真的是深入人心。因为乌兹别克斯坦正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直非常支持。”近日,在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谈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时,国际能源转型学会会长、国际能源论坛(IEF)前秘书长孙贤胜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连续用两个“深入人心”表达了内心的感慨。
“深入人心”的背后,是共建“一带一路”倡仪提出10年来,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以及200多份合作文件的强大支撑。10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扩越大。在此过程中,能源始终是合作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拥有30多年工龄的老石油人,孙贤胜拥有着丰富的国际能源企业管理经验,并先后在多个国际性能源组织担任负责人。近日,他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讲述了他眼中的“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成果及其带来的新变化。
夯实能源合作根基
“我很荣幸参加了分别在2017年和2019年由中国政府主办的第一届、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当时我任IEF秘书长,接受中国政府邀请从沙特回国参会,也参加了分别在2018年10月和2021年4月召开的‘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亲耳聆听大会和领导的讲话,见证大会形成的一系列共识和宣言。我们看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确确实实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果。”孙贤胜说。
油气合作一直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合作的核心内容之一。10年来,中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持续构建,特别是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完善、亚马尔LNG“冰上丝路”通道的打通、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北段的投运等,有效保障了中国的国家能源安全,为改善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和建设美丽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的油气进口也更加多元化。2022年,中国的十大原油进口国里,排在第一的就是沙特,第二是俄罗斯,除此之外还有伊拉克、阿联酋、阿曼、马来西亚、科威特、安哥拉、巴西、哥伦比亚。“这些国家都是我们‘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所以可以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能源合作奠定了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孙贤胜说。
孙贤胜介绍,目前,在中东、中亚-俄罗斯、非洲、美洲和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都已活跃着中国的能源企事业单位。能源合作也已经从传统的油气为主拓展到电力、新能源、核电、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示范合作等领域。其中“绿色丝路使者计划”被联合国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伴随着能源合作持续深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也日益紧密。相关材料显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2019年成立,到目前成员国已经达到33个,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成员国数量最多、活动最为丰富、成果最为务实的高质量合作新平台。
倡议已经深入人心
在孙贤胜看来,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完美传承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我觉得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10年来的实践就是在向全球阐明: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路线,推进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推进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孙贤胜指出,秉承这样一种坚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过去10年中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在全球治理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过去这些年,特别是近10年来,我感受比较深的就是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组织的迅速发展,它们都是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分不开的。”孙贤胜指出。
“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最早它是为了边界的反恐成立的。成立之初成员国只有6个,但经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些年的推动,合作内容已经深入到经济贸易、技术交流等各个方面。”在孙贤胜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这些国家的交流合作,以及各国的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地区的安全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这些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非常支持。而且我去这些地方参加会议时,也能明显感受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真的是深入人心。”
特别是在传统能源合作的重地——阿拉伯地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不仅“走出去”的中国石油企业在战略高度、目标定位、管理理念和执行标准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而且阿拉伯国家的对外开放思想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推动了中阿双方的双向合作进一步走向深入。比如在沙特,中国企业的业务足迹已经遍布炼油厂、道路、桥梁、铁路、港口等多个领域。今年以来,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更是扩大其原油化工战略,频频在中国落地大项目,掀起了“全面扩大在华业务”的新篇章。
需顺应碳中和大势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在此背景下,高质量开展能源合作又有着什么样的新使命?
在孙贤胜看来,首先就是各国需要加强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我个人认为,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的大趋势,所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也要顺应这一趋势加速发展。”
孙贤胜同时指出,在过去10年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果丰硕,“建议推动建立一个国际知名的交流平台,把能源生产、消费和运输及技术研发等各环节利益相关方都团结在一起,以此形成更加紧密的互动,将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能源市场深度融合、推动能源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碳中和也好,新能源也好,目前大家还都是各自探索,并没有形成全球统一的准则或标准。如果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进一步加强各国在能源政策、标准和技术方面的深入交流,相信在推动碳中和、新能源的高水平、标准化发展方面,一定会有新的突破。”孙贤胜进一步指出。
众所周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展望未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谋能源发展,中国要如何持续发力?
孙贤胜建议,应做好五个方面的坚持:一是继续坚持不干涉合作伙伴国家内政,尊重东道国的风俗习惯,重信誉、守合同;二是坚持双赢互利、共赢发展,不设先决条件;三是坚持市场原则,平等竞价、伙伴优先;四是坚持先进而实用的技术合作理念;五是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
文:中国能源报 记者 仝晓波
重庆: 扩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出口
重庆市委常委会10月18日上午举行扩大会议,分析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形势,部署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激发消费潜能,稳定房地产、汽车等大宗消费,提升
东南亚最大漂浮光伏电站完成全场光伏组件安装
近日,湖北工程公司承建的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项目顺利完成全场光伏组件安装工作,正式进入调试收尾和并网阶段。该项目是东南亚最大的漂浮光伏电站,同时也是中企承建的印尼
美国能源部投入近1000万美元推进海洋能发展
日前,美国能源部(DOE)宣布通过“供能蓝色经济倡议”(Powering the Blue Economy Initiative)投入近1000万美元,资助用于
阿达尼150MW印度太阳能项目投产
阿达尼绿色能源公司(Adani Green Energy)——阿达尼旗下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的子公司——在印度的150 MW太阳能发电厂已顺利投产,将向第三方出售电
光伏企业“出海”再提速:TCL中环沙特光伏项目一期产能20GW
中国光伏企业“出海”正逐步加速。10月17日,TCL中环公告称与Vision Industries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共同推动在沙特建设晶体晶片项目的开工计划
仅9个月,中国光伏电池产量384GW!远超全球1整年需求……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中的光伏电池数据引起了光伏Time的注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中
晶科能源李仙德:将持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中国经验
“中国光伏企业不仅是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全球绿色发展和低碳能源供给的引领者。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未来将继续深入全球化合作、不断技术创新,持
曾鸣:以规则之力驱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快车道
为进一步巩固市场建设成果,深化市场建设共识,推动电力现货市场稳妥有序实现全覆盖,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助力我国能源结构清洁转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孙贤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深入人心
10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扩越大,在此过程中,能源始终是合作的重要内容。 “不久前,我参加了上合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召开的一个能源会议,感觉到共建‘一带一路
苗中泉:“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推动全球能源结构持续变革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向全球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过去十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