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产供储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为推动广州市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州近日印发了《关于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此,广州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单位介绍广州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情况暨《实施意见》内容。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7年,广州将力争全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成为又一“千亿级产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广州从打造技术创新高地、提升产业综合实力、拓展应用场景市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四方面提出15项重点任务。
资料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莫伟浓 摄
5年,广州新型储能产业营收从150亿元上升至超1000亿元
“近年来,广州市积极培育新型储能产业,建成了一批电化学储能电站、动力电池和储能关键零部件装备制造项目等,涌现出鹏辉能源、智光电气等一批优势企业,据初步统计,2022年我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约150亿元。”发布会上,广州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兼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牟治平介绍。
根据《实施意见》,广州将力争全市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到2025年达到600亿元以上,到2027年达到1000亿元以上,引进或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建成新型储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2-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检验检测认证平台,实现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不断拓展,检验检测认证和技术标准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为实现这一目标,广州将全力谋划和推进新型储能产业的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要创新。“努力把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牟治平说。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技术创新:在市重点研发计划、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方面予以支持
《实施意见》提出了打造技术创新高地、提升产业综合实力、拓展应用场景市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四方面重点任务。这四方面重点任务也被牟治平概括为《实施意见》的四大亮点——“鼓励创新、深度融合、广泛应用、要素支持”。
技术要创新。
《实施意见》提出,打造新型储能技术创新高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列出一系列重点支持的技术路径:支持从材料、器件、集成等维度,提升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固态电池、机械储能、超级电容器、相变储能、氢储能等多元新型储能技术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研究动力电池快速智能检测评估、柔性无损快速拆解等高效回收利用技术;加强氢能、太阳能、热泵、储冷(热)等领域前沿技术的创新突破。
此外,《实施意见》在市重点研发计划、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明确了支持方向,引导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各类主体参与,力争形成一批领跑、并跑的原创性成果。
产业融合: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要融合。
推动新型储能产业与广州市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实施意见》一大特征。
新政策从技术、产业、应用场景等方面明确适合广州推进落地的发展方向,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检验检测认证等广州优势特色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促进新型储能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具体来看,《实施意见》提出,推进包括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氢能、光伏电池在内的一系列新型储能产业细分领域的强链补链延链;依托广州市既有优势和市场特点,重点建设储能电池、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产业集聚区,扩大锂电池生产制造规模,提升储能控制芯片等储能电子元器件产品供给能力,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创建区域回收的试点示范;鼓励企业参与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项目。
《实施意见》还明确,鼓励重点企业组建广州储能集团,打造集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园区建设、设备制造、招商引资、孵化器、创新投资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集团。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高标准建设一批新型储能产业园区。
场景应用:电力、交通多场景助力产业拓展市场空间
场景要多元。
结合广州市拥有丰富且庞大的储能应用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的特点,《实施意见》明确通过拓展更多应用场景推动产业发展、扩大产业发展空间。
在电力领域,《实施意见》提出,在输电线路走廊资源、变电站站址资源紧张供电片区合理配置一定规模新型储能,鼓励在满足电网安全要求、适应电网规划的前提下,依托变电站现有及周边用地建设储能电站。支持分布式小容量储能在城中村用电治理、偏远农村和用电敏感型用户电能治理等场景应用。
在交通领域,提出支持构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网络、电池租赁、回收利用的新型储能生态体系。鼓励在新能源汽车换电站和超级快充站配置储能设施,有序推进“光储充换检”一体化综合站建设。
在工商业领域,鼓励开展“用户侧共享储能”等商业模式示范,探索分布式市场化交易,在公园、旅游景区等场所推广“光伏+储能”等应用,在综合智慧能源系统开展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多能联供示范,协调优化园区内冷、热、电、气等多种能源生产供应,开展虚拟电厂建设试点。
综合能源服务领域,鼓励综合能源服务商打造区域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协调优化园区内冷、热、电、气等多种能源生产供应,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建设智能控制终端和能量管理系统,实现终端设备用能在线监测、能量管理、辅助决策、节能改造等。依托平台聚合用户,开展虚拟电厂建设试点。
要素支撑: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管理团队
要素强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意见》还综合考虑广州在市场、地理位置、创新资源等方面优势特点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需求,聚焦专家智库、储能联盟、储能基地、高端论坛、产业基金等方面,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
其中,人才支持方面,广州依托“广聚人才”人才工程,围绕储能产业重大需求或关键技术难题,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管理团队。金融支持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新型储能、氢能和综合智慧能源领域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电力、锂等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相关的期货品种。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申卉、方晴 通讯员:穗发宣
重庆: 扩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出口
重庆市委常委会10月18日上午举行扩大会议,分析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形势,部署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激发消费潜能,稳定房地产、汽车等大宗消费,提升
东南亚最大漂浮光伏电站完成全场光伏组件安装
近日,湖北工程公司承建的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项目顺利完成全场光伏组件安装工作,正式进入调试收尾和并网阶段。该项目是东南亚最大的漂浮光伏电站,同时也是中企承建的印尼
美国能源部投入近1000万美元推进海洋能发展
日前,美国能源部(DOE)宣布通过“供能蓝色经济倡议”(Powering the Blue Economy Initiative)投入近1000万美元,资助用于
阿达尼150MW印度太阳能项目投产
阿达尼绿色能源公司(Adani Green Energy)——阿达尼旗下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的子公司——在印度的150 MW太阳能发电厂已顺利投产,将向第三方出售电
光伏企业“出海”再提速:TCL中环沙特光伏项目一期产能20GW
中国光伏企业“出海”正逐步加速。10月17日,TCL中环公告称与Vision Industries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共同推动在沙特建设晶体晶片项目的开工计划
仅9个月,中国光伏电池产量384GW!远超全球1整年需求……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中的光伏电池数据引起了光伏Time的注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中
晶科能源李仙德:将持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中国经验
“中国光伏企业不仅是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全球绿色发展和低碳能源供给的引领者。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未来将继续深入全球化合作、不断技术创新,持
曾鸣:以规则之力驱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快车道
为进一步巩固市场建设成果,深化市场建设共识,推动电力现货市场稳妥有序实现全覆盖,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助力我国能源结构清洁转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孙贤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深入人心
10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扩越大,在此过程中,能源始终是合作的重要内容。 “不久前,我参加了上合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召开的一个能源会议,感觉到共建‘一带一路
苗中泉:“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推动全球能源结构持续变革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向全球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过去十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