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余项支持政策,超730亿元融资,新增投运规模超去年全年,今年上半年新型储能发展情况如何?
“中国新增新型储能保持高速增长,项目数量(含规划、建设中和运行项目)高达850个,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在8月2日召开的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发布《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以下简称《报告》)时指出,上半年,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规模8.0GW/16.7GWh,超过去年全年新增规模水平7.3GW/15.9GWh,中国成为全球储能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最活跃的国家。
产量规模齐升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70.2GW,同比增长44%。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48.5GW,占比首次低于70%。
新型储能增长迅猛。《报告》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21.1GW/44.6GWh,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增长均超过225%。项目分布在27个省份,其中有13个省份新增规模超过100MW,6个省份规模超GW,湖南16个百兆瓦级项目集中在6月投运,取得功率规模和能量规模双第一;内蒙古因2021年保障性并网项目,山东因第二批储能示范项目相继投运,双双跻身增量排名前三;广西依托中能建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首次跻身前十。
行业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今年上半年,270余项储能支持政策密集发布,包括国家层面政策19项,涉及储能示范应用、规范管理、电价改革,以及多元化、智能化应用等方面。
从技术路线来看,飞轮火储调频项目、飞轮+锂电混储调频等非锂储能技术应用逐渐增多;从市场趋势来看,百兆兆瓦级项目数量增速明显,40余个百兆瓦级项目相继投运,是去年全年水平2倍多,规划和建百兆瓦级项目数量也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从产业端来看,上半年,中国企业在全中储能电市场中池(不含基站/数据中心备电类企业)呈现出产销两旺态势,产量超过75.0GWh,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出口比重超过55%。
市场竞争激烈
“已有近30个省份出台了‘十四五’新型储能规划和新能源配置储能文件,各省新型储能发展目标合计7800万千瓦,是国家规划目标的2.6倍。”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提醒,在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方面,仍存在新型储能规划与实际装机量差距较大,储能系统难以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新能源配储实际利用率不高,新型储能可以实际参与的电力市场交易品种有限,市场机制与价格机制不完善、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新能源强制配储仍然是储能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报告》指出,“表前” (电源侧和电网侧)规模仍占新增的绝对主导,独立储能和共享储能项目应用大幅增长,占比合计98%,较去年全年提升5个百分点。用户侧储能因其单个项目规模较小,新增装机占比跌至2%,项目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电价差大、生产密集型,以及能耗较大的地区。
当前,储能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方面,资本市场保持高度活跃,上半年相关企业融资总额超过730亿元,包括海博思创、艾罗能源、瑞浦兰钧、盟固利等产业链企业进入上市进程或完成上市;另一方面,储能行业尚未盈利,大量良莠不齐企业纷纷涌入,产品加速迭代、价格内卷问题突出。
“储能系统上半年中标均价在1.33元/Wh,较去年全年均价水平下降14%,与今年1月相比下降25%。”陈海生指出,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会直接传导影响下游设备企业的利润率,去年11月以来,上游锂矿资源产能逐步释放,缓解了一部分供应压力,材料价格开始回落,到今年4月单日碳酸锂价格已经跌破20万元/吨,5月价格逐渐回升,至6月一直维持在31万元/吨左右。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维持在17万元/吨——51万元/吨,均价32.63万元/吨,较去年全年均价下降32%。他提醒,“企业要及时预测跟踪价格趋势,保障收益的稳定性。”
新增装机快速增长
《报告》预计,今年下半年,新型储能规模仍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新增装机将达到15—20GW,超过过去10年总和。中国主导全球电池供应链趋势趋势愈发明显,电池产量有望翻番,出口占比达5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地区是我国储能项目部署的重要地区,将拉动新型储能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6月底,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西北五省区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5.00GW/11.25GWh,近7成装机来自宁夏和新疆,二者的累计规模均超GW。五省区近5年复合增长率(2017-2022年)达109%。仅今年上半年,五省区新增投运装机就达到1.82GW/4.705GWh。
“西北地区上半年发布了29项储能相关政策,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场景下,新型储能的规模需求、应用需求和技术需求,对新型储能的投资运营、成本疏导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其中新疆储能政策出台密集,受到产业界广泛关注。”陈海生指出,西北五区均明确提出新能源配储要求,基本以10%、2小时为主,同时,甘肃、青海、宁夏已有明确的储能“十四五”规划目标,新疆和陕西按照示范项目和新能源市场化项目推算,五省区合计规划目标达24GW。除锂电池外,也规划了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以及飞轮等短时高频技术的应用,为高比例新能源渗透率场景下的西北地区提供多品种服务。
重庆: 扩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出口
重庆市委常委会10月18日上午举行扩大会议,分析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形势,部署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激发消费潜能,稳定房地产、汽车等大宗消费,提升
东南亚最大漂浮光伏电站完成全场光伏组件安装
近日,湖北工程公司承建的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项目顺利完成全场光伏组件安装工作,正式进入调试收尾和并网阶段。该项目是东南亚最大的漂浮光伏电站,同时也是中企承建的印尼
美国能源部投入近1000万美元推进海洋能发展
日前,美国能源部(DOE)宣布通过“供能蓝色经济倡议”(Powering the Blue Economy Initiative)投入近1000万美元,资助用于
阿达尼150MW印度太阳能项目投产
阿达尼绿色能源公司(Adani Green Energy)——阿达尼旗下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的子公司——在印度的150 MW太阳能发电厂已顺利投产,将向第三方出售电
光伏企业“出海”再提速:TCL中环沙特光伏项目一期产能20GW
中国光伏企业“出海”正逐步加速。10月17日,TCL中环公告称与Vision Industries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共同推动在沙特建设晶体晶片项目的开工计划
仅9个月,中国光伏电池产量384GW!远超全球1整年需求……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中的光伏电池数据引起了光伏Time的注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中
晶科能源李仙德:将持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中国经验
“中国光伏企业不仅是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全球绿色发展和低碳能源供给的引领者。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未来将继续深入全球化合作、不断技术创新,持
曾鸣:以规则之力驱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快车道
为进一步巩固市场建设成果,深化市场建设共识,推动电力现货市场稳妥有序实现全覆盖,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助力我国能源结构清洁转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孙贤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深入人心
10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扩越大,在此过程中,能源始终是合作的重要内容。 “不久前,我参加了上合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召开的一个能源会议,感觉到共建‘一带一路
苗中泉:“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推动全球能源结构持续变革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向全球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过去十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