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会议强调,要科学合理设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要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推动加强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推动有效市场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做好电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电力改革对于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的绿色低碳发展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如何构建?为此,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了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曾鸣表示,新型电力系统要以新能源为主体,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同,按照“四化”路径稳步推进,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新型电力系统有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到底什么是新型电力系统?
曾鸣: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因此,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就是新型电力系统。
这里的新能源主要是指可再生能源,是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这意味着这样的电力系统和传统电力系统要有明显的差异。因为新能或可再生能源有波动性,是需要调节资源来实现电力供需平衡的。电力是需要瞬间平衡的,为调节电力资源就需要储能,或采用有调节能力的发电方式,从而作为新能源发电的一种调节性资源。
为此,新能源电力系统就需要有两个特征,一是横向要多能互补,二是纵向要源网荷储协同。只有具备这样两个特征,才能实现供需平衡。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事关双碳目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新型电力系统已经过几年探索,到目前作为指导意见被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这反映了怎样的现状,是不是有一些迫切性?
曾鸣:新型电力系统提出时间还不久,当然,提出来之后整个电力行业,包括发电、电网、各种能源用户,为新型电力系统未来如何建设,采取怎样的建设路径,都做了很多探讨。所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反映了这个新型电力系统还要加快推进。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确实有其迫切性。因为,经过这几年的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了所以,中央在这时候再次明确地提出。
其迫切性主要体现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上。今年已经是2023年了,双碳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新型电力系统来保障的。新型电力系统如果建设不起来,或者建设晚了,双碳目标的实现就比较难了。同时,双碳目标的实现又涉及另外两个目标――双碳目标只是代表了环保目标,新型电力系统还要考虑能源问题。这两个目标就是安全目标和经济目标。只有通过这个新型电力系统,通过它的两个特征,即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同,来同时兼顾安全目标和经济目标,才能使这三个目标协同优化。所以,这就体现了新一代系统建设的迫切性。
新型电力系统与消费者紧密相关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新型电力系统将会为我们的电力消费者带来怎样的改变,为节能降碳作出怎样的贡献?
曾鸣: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消费者而言,或者对整个能源消费者而言,因为该系统中有多能互补的概念,多能互补不单是电力一种能源,与电力上下游相关的能源也要统一考虑,所以对于能源的消费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使得各类用户用的电成为绿电。这样,各类用户在用能用电中,碳的排放会明显降低,甚至会达到近零排放。这样对整个环境的影响,对全世界双碳目标的实现,都是有贡献的。
另外,新型电力系统能够协调安全、经济和环保三个目标。这样的话,消费者在用绿电的同时,用电的安全可靠性将得以保证,而消费者的经济成本也不会提高。
同时,新型电力系统为节能降碳的贡献也是很明显的。因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开发和使用都是新能源,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碳排放。同时,对资源的节约也有很大促进。因此,节能降碳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最大贡献。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一个过程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建议?
曾鸣: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这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完成,相对而言还是个比较长的过程。所以,整个过程中的原则是先立后破。这也是中央多次强调的,各种研究也表明要适应中国的国情。先立后破,就是当我们有了新的技术,在体制、机制得以健全的情况下,才能逐步把传统能源替换了。用新能源要始终保证安全的目标和经济的目标,都要系统优化管理。
第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要按照“四化”路径来做。这就是说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清洁化,即能源转型之后,能源的开发和使用都要实现清洁化,使可再生能源越来越成为主体能源。为了实现清洁化,需要另外“三化”来支撑。第一个化就是智能化或智慧化,要通过一系列的科技创新,特别是数字技术支撑来实现;第二个化,就是综合化,能源的问题,不能再像传统系统里,似乎电、热、气、冷,或者是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这些都是分开的,现在不行了,要综合――目前兴起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叫综合能源服务;第三个化,就是要市场化,因为新型能源系统还是要通过建设和运行“新型电力市场”来实现最后运行的,所以要市场化,以“准中心化”的模式来建设未来的新型电力市场。
只有通过这“三化”,即智慧化、综合化、市场化(或者称之为“准中心化”)来支撑我们最终要实现的能源转型,实现能源的清洁化。只有按照这样的一个路径来做,新型电力系统才能够稳步向前推进,并最终实现。
重庆: 扩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出口
重庆市委常委会10月18日上午举行扩大会议,分析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形势,部署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激发消费潜能,稳定房地产、汽车等大宗消费,提升
东南亚最大漂浮光伏电站完成全场光伏组件安装
近日,湖北工程公司承建的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项目顺利完成全场光伏组件安装工作,正式进入调试收尾和并网阶段。该项目是东南亚最大的漂浮光伏电站,同时也是中企承建的印尼
美国能源部投入近1000万美元推进海洋能发展
日前,美国能源部(DOE)宣布通过“供能蓝色经济倡议”(Powering the Blue Economy Initiative)投入近1000万美元,资助用于
阿达尼150MW印度太阳能项目投产
阿达尼绿色能源公司(Adani Green Energy)——阿达尼旗下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的子公司——在印度的150 MW太阳能发电厂已顺利投产,将向第三方出售电
光伏企业“出海”再提速:TCL中环沙特光伏项目一期产能20GW
中国光伏企业“出海”正逐步加速。10月17日,TCL中环公告称与Vision Industries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共同推动在沙特建设晶体晶片项目的开工计划
仅9个月,中国光伏电池产量384GW!远超全球1整年需求……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中的光伏电池数据引起了光伏Time的注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中
晶科能源李仙德:将持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中国经验
“中国光伏企业不仅是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全球绿色发展和低碳能源供给的引领者。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未来将继续深入全球化合作、不断技术创新,持
曾鸣:以规则之力驱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快车道
为进一步巩固市场建设成果,深化市场建设共识,推动电力现货市场稳妥有序实现全覆盖,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助力我国能源结构清洁转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孙贤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深入人心
10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扩越大,在此过程中,能源始终是合作的重要内容。 “不久前,我参加了上合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召开的一个能源会议,感觉到共建‘一带一路
苗中泉:“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推动全球能源结构持续变革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向全球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过去十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