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委)批准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正式落地实施。这是关于储能电站安全的首份国标性文件,储能产业发展“安全门槛”正在明晰。
同一时间武汉江夏,在楚能新能源智能化生产车间,一排“黑箱”经由自动化AGV机器人运输到操作间,“黑箱”即搭载“浸默”电池安全系统的储能Pack箱,正等待操作员有序装机。
朴实的外观下暗藏安全防护黑科技,通过模块化设计与网联数据监控,搭载“浸默”电池安全系统的储能Pack箱成功“C位出道”。这家成立不足两年的锂电企业通过超前布局,已在储能安全领域走在行业发展最前列。
“押注”储能安全发展趋势
“储能安全国标的出台与实施符合我们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楚能新能源执行副总裁卜相楠介绍,在2021年楚能新能源调研立项阶段,公司就明确提出储能产品安全性将是影响细分产业发展规模的决定性因素,也将是公司储能产品核心竞争力所在。由此,一支同步于储能、动力电池设计制造,剑指储能电池安全系统的研发团队悄然成立。
从电池的生命周期来看,材料老化与性能衰减不可避免,出厂设计再完美的电池,也经不起时间的侵蚀。绝对安全的锂电池是不存在的,只存在通过优化设计实现的相对安全,但“相对安全”远不能满足储能电站的安全发展需求。
基于上述认知,楚能新能源电池安全体系主要围绕“电站发生安全事故及应对”这一前提进行针对性设计。卜相楠介绍,从电池本征安全角度看,以风险防控角度探索电池安全解决方案实操性更强,也更有保障。这恰好与新国标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
“浸默”让危险禁默
“第一考虑的是意外发生时能有效实现灭火抑燃”,卜相楠介绍,储能电站燃爆是最危险的一种情况,如果能在意外发生初期,对短路失控的电池进行有效控制,就能第一时间将事故危害缩小到可控范围,降低产生其它次生灾害的风险。2022年12月5日,“浸默”电池安全系统方案应时而生,这比新国标正式发布的时间还要早25天。
“浸默”电池安全统实验现场
为让安全系统拥有“智慧”,能主动发现系统异常,研发团队根据储能电站常用的储能集装箱、液冷柜的规格特性,“化整为零”,让每一个Pack箱独立搭载“浸默”电池安全系统,通过合理布置温度、烟雾传感器点位,实时监控Pack单元运行状态。监测到高温燃烧等危险信号时,可在3秒内完成消防报警、10秒内启动灭火抑燃动作、70秒完成液态抑制剂电池包浸没,有效降低Pack箱失控风险,提升储能系统安全性。
“第二考虑的是安全系统长期运行的经济耐用性”,卜相楠认为平衡安全性与经济性是安全系统实践时必须面对的问题。出于规模化应用及运营方降本考量, “浸默”电池安全系统以Pack箱为最小承载单元,各电池Pack包之间“并联”运行,发生险情后可以Pack为单位按需替换,相比事后的整机维修,“模块化”设计可使运营方的综合运维成本大幅降低。
围绕“浸默”电池安全系统,楚能新能源已完成超70项专利布局。以技术迭代为驱动,“浸默”电池安全系统还将进行差异化、定制化升级,持续探索安全高效、经济耐用的储能安全解决方案,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作为湖北第一家能够覆盖完整锂电生产链条的本土企业,也是湖北规模最大的锂电制造企业,楚能新能源锚定“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发展目标,正发挥科研创新优势与智能化、规模化生产优势,加速打造湖北锂电产业集群新高地。
楚能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375亿元、总占地面积超9000亩、规划总产能超350GWh,武汉、孝感和宜昌三大生产基地全部按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低碳化标准打造AI智能生产线。“智能化+规模化”赋予产线强大生产效能,1GWh产能所需厂房面积仅为行业平均面积的四分之一,智能制造规模化优势强势凸显。
2023年6月28日楚能孝感基地投产
目前,楚能新能源武汉基地已于去年底投入量产,孝感基地一期项目已于6月投产,宜昌基地一期也将于8月投产,楚能新能源千亿级锂电产业正全速步入发展“快车道”。届时,三大基地一期将形成超100GWh的产能规模,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长足激活“锂”动能优势,帮助企业在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应用持续升级中构筑长效竞争力,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多元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注入绿色“芯”动能。
重庆: 扩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出口
重庆市委常委会10月18日上午举行扩大会议,分析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形势,部署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激发消费潜能,稳定房地产、汽车等大宗消费,提升
东南亚最大漂浮光伏电站完成全场光伏组件安装
近日,湖北工程公司承建的印尼奇拉塔漂浮光伏项目顺利完成全场光伏组件安装工作,正式进入调试收尾和并网阶段。该项目是东南亚最大的漂浮光伏电站,同时也是中企承建的印尼
美国能源部投入近1000万美元推进海洋能发展
日前,美国能源部(DOE)宣布通过“供能蓝色经济倡议”(Powering the Blue Economy Initiative)投入近1000万美元,资助用于
阿达尼150MW印度太阳能项目投产
阿达尼绿色能源公司(Adani Green Energy)——阿达尼旗下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的子公司——在印度的150 MW太阳能发电厂已顺利投产,将向第三方出售电
光伏企业“出海”再提速:TCL中环沙特光伏项目一期产能20GW
中国光伏企业“出海”正逐步加速。10月17日,TCL中环公告称与Vision Industries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共同推动在沙特建设晶体晶片项目的开工计划
仅9个月,中国光伏电池产量384GW!远超全球1整年需求……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中的光伏电池数据引起了光伏Time的注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中
晶科能源李仙德:将持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贡献中国经验
“中国光伏企业不仅是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全球绿色发展和低碳能源供给的引领者。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未来将继续深入全球化合作、不断技术创新,持
曾鸣:以规则之力驱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快车道
为进一步巩固市场建设成果,深化市场建设共识,推动电力现货市场稳妥有序实现全覆盖,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助力我国能源结构清洁转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孙贤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深入人心
10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扩越大,在此过程中,能源始终是合作的重要内容。 “不久前,我参加了上合组织在乌兹别克斯坦召开的一个能源会议,感觉到共建‘一带一路
苗中泉:“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推动全球能源结构持续变革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向全球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过去十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